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崇祯八年 > 第13章 设立军机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崇祯皇帝,来到了御花园,和方正化练武。当然了,还有他那便宜儿子也在。方正化看着皇上精神不振。陛下,可是昨晚没有休息好。崇祯这怎么回答呢。做为一个男人的快乐,你一个太监是理解不了的。崇祯并没有搭理。方正化并不敢再多言。到不是我们的崇祯大帝想摆架子。而是这个事情不好说呀。所以干脆就不说了,反正我是皇帝我怕谁。要不说色字头上一把刀。而且还是一把刮骨刀。以后要节制要节制啊。难怪古代的皇帝都死的那么早,少有长命的。估计都是被这刮骨刀刮死的。练过武用过早膳之后。我们的崇祯大帝就准备去上朝去了。

    来到了乾清宫。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崇祯坐在龙椅上,下面大臣齐声跪拜。众爱卿免礼身。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还是王承恩高声唱道。下面的左都御史杨涟。朝后面的一个御史挑了挑眼。一个姓张御史就走出曹班。臣有本奏,启奏陛下,最近朝中人事调动频繁。吏部没有出示过任何调动人员的文书。吏部也没有接到过陛下明旨。有人事调动。不知这是何人所为。

    崇祯心里暗暗发狠。这是东林党跳出来了。现在的吏部尚书赵南星,和左都御史都是东林党的人。这人只说吏部没有下发文书。却不提内阁,是因为东林党在内阁现在没有人了。因为没有穿越前的崇祯。已经发现了东林党在把持朝政。他虽然刚必自用,但是并不傻。他也想制衡东林党。只是苦于没有办法。所以他怎么可能会让东林党的人入选内阁。

    这时候温体仁站了出来。调孙传庭去陕西,启赋孙承宗。升任倪元璐。都是陛下的明旨。还有让卢象升接掌京营,升任闫应元,曹变蛟为宣府大同总兵。以及对周遇吉,曹文诏,黄德功,张世泽的人员和职务调动。也都是陛下的明旨。崇祯心中暗骂道,这条老狗。是想让朕和东林党死磕呀。所谓的明旨就是皇帝自己的意思。这是在表明,以上这些事和他们内阁无关,内阁没有参与,也没有同意。

    好你个老狗,好狠的心机呀。对,是朕的意思。有什么不妥吗?重生死死的盯着,站出来的这位张御史。这位张御史居然被问住了。御史虽然有闻风奏事的权利。却是末流小官。他的顶头上司左都御史杨涟。立马站了出来。臣有本启奏,启奏陛下如此频繁的人事调动,没有吏部的文书,也没有内阁发出的终旨。臣以为不能作数。终旨就是,由皇帝发出内阁商议最后裁定的最终旨。就比如说皇帝有时候发一道旨意。内阁不同意可以驳回。也就是说以上的人事调动,崇祯都没有经过内阁。

    崇祯面不改色的问道。杨爱琴的意思是说要驳回朕的旨意喽。杨爱卿怕是忘记了,你好像不是内阁的成员吧?一旁的温体仁这下坐不住了。皇上这是要把内阁拉下水呀。崇祯心中却暗暗得意,你个老狗想看朕和东林党斗。岂能如你的意。崇祯一句话把杨涟怼得哑口无言。对呀,他不是内阁成员,没有权力驳回皇上的旨意。也不是说皇帝的什么旨意内阁都能驳回。只能是驳回一些不合理的政令。比如现在这个大规模的人员调动,不经过内阁也不经过吏部就可以驳回。

    回禀陛下,臣不敢驳回陛下旨意,但臣身为左都御史有监督之责。要不说官字两张嘴。这话说的滴水不漏。杨爱卿,你是有监督之责。但你搞错了对象。你应该监督内阁而不是监督朕。难道你连自己督察院的职责都搞不清楚了吗。又把他怼得哑口无言。温体仁脸色发苦,还有其他几位阁臣脸色也都不太好看。这件事情他们前几天找过皇帝的呀。是当时怎么就被莫名其妙的威胁回来了呢。今天本来想看着皇帝和东林党斗个你死我活。可是这皇帝一直把战火往内阁身上烧。

    这时候大学士叶向高也下场了。这位也是东林党。只是没有入选内阁。启奏陛下,臣弹劾内阁不作为。如此大的人事调动,既然视而不见。臣附议,臣也附议,臣也附议,一下子东林党有一个算一个,个个都叫着附议。崇贞倒想看看内阁,那几个老狗会怎么说。这时候次辅周延儒站出来说道,陛下圣明,此事是陛下圣心独裁,一言而决。尔等有何不服。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这都是皇帝一个人干的,你们盯着内阁算什么回事。

    这时候崇祯必须要去拉拼架呀,要不然就打不起来了。叶爱卿所言极是。朕也以为内阁无有作为。叶向高听了这话,胆子就更大了。他一直都想入内阁,可惜进不去呀。要是这次能搞掉一两个,他就有机会了。殊不知崇祯拿他当枪使。他想进内阁下辈子都不可能。陛下,臣以为应当撤了温体仁的内阁首辅。和周延儒的次铺之职。以为后来者戒。臣等附议,东林党看到了机会。附议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内阁的几个人此时像吃了大便一样。这不是偷鸡不着蚀把米吗。本来想看着皇帝和东林党死磕。没想到这战火烧到了自己身上。

    崇祯暗暗欣喜,几个老狗玩脱了吧。崇祯想了想,接着说道。其实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内阁。内阁事务繁忙。也是可以理解的。温爱卿,周爱卿,你们觉得朕说的对不对。陛下所言极是。他们还以为皇帝要给他们找台阶下呢。既然两位爱卿都觉得朕说的对。内阁事务太过繁忙。那就分出一些权力出来,不要管那么多事。省得忙不过来有所遗漏。以后凡是军务内阁都不需要再过问了。另外成立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大臣由武官担任。军机处也不过问民政之事。

    英国公张之极何在。臣在,命你为首铺军机大臣。臣谢陛下隆恩。卢象升何在,臣在。命你接替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加次铺京机大臣。臣谢陛下龙恩。军机处取代五军都督府的所有职能。全国军务大事。都由军机处和朕一起决定。军机大臣的人数视情况而定,会再增加。军政分开。军机处只管军务。内阁只管政务。众位爱卿可听清楚了。

    内阁的一般人和东林党的人。听得是一愣一愣的。在这里吵吵半天,被皇帝装了空子。内阁虽心有不甘,但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他们此刻才反应过来。这皇帝是前几天就在给他们挖坑了。真是好算计呀。也只好捏着鼻子吃个屁认了。

    但是东林党就不干了。本来还以为能吵出一个内阁的位置来。可是现在什么也没了。这怎么行呢。左都御史杨涟,朝后面的两人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两人立刻跳了出来。陛下万万不可如此倒行逆施啊。张御史何出此言。陛下。张之极卢象升,乃一介武夫,何德何能,处理全国军务。是啊是啊,陛下他们就是一介武夫。陛下不能如此本末倒置。崇祯无语了,这帮人为了党争脸都不要了吗?陛下,特别是那卢象生。一个文人跑去做武将,穷兵黩武。绝对不能让他做军机大臣,还掌控兵部。崇祯这算是明白了。这东林党看着陈新甲完蛋了,是想要兵部这个位置。现在嘛,还要加上军机大臣。反正东林党是什么位置都想占,能占的就占。这是他们一贯的作风。

    陛下绝对不能让此二人做军机大臣。崇祯也是火了。尼玛,还没完没了了。都给朕闭嘴。朕意以决不必在意。眼看着大势已去,东林党终于有人跳出来骂了。陛下无道,昏君。你们怕不是忘记了,被撞死在柱子上的那个御史了吧。崇祯心里这样想着。东林党还在骂,他们试图用这种方法让皇上回头。要是在以前可能还是管用的。但是现在嘛,送你俩字呵呵。陛下无道昏君。崇祯真的怒了。来人,把这两个骂阵的人拖出去杖毙了。两人一听脸色都发白了。杖毙这是要活活打死呀。一旁的大汉将架起两人就往地外拖。两人也反应过来。无道昏君。堪比那暴秦。昏君你迟早亡国。只是这声音越来越小。到后面只听着一阵打板子的声音。慢慢的就什么声音都没了。

    崇祯直接站起身退朝。头也不回的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