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东晋五胡风云录 > 第38章 陈谦论洛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不无忧虑地道:“太尉,桓温所部陈?、沈劲、戴施等先后防御洛阳及周边,被慕容恪当年一击即溃,我们即便打下洛阳也不好守啊。”

    陈谦也在低头看着沙盘,沉声道:“就地理形势而论,洛阳远不及关中险固,但‘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昔吴起曾对魏文侯论山川形势,反复说‘在德不在险’实为千古名言啊。”

    他分别引用了《孟子》和《史记》中的话,发人深省。

    陈谦接着问:“桓温为什么守不住洛阳?”

    然后又自答道:“因为他目光短浅,记得升平二年仲秋,先帝(司马聃)大婚夜,我赶赴洛阳城外解桓冲之围,到丢失洛阳,桓温已攻克洛阳八年之久,而他心中只有自己的老巢荆襄和巴蜀。所以如此重镇,他只派了区区两千五百人防守,更可笑的是慕容恪、慕容垂十万大军来攻洛阳,陈?率军逃走,只给沈劲留下五百人在洛阳固守,哈哈哈。”

    说着,他笑了起来,旁边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大帐内的气氛稍稍宽松了一些,大家都活动了一些僵硬的筋骨。

    “五百人,站在洛阳城墙上,就算五丈的距离站一个人,都站不满洛阳一圈,何谈防守?”顿了顿,陈谦眼睛扫视众人,又问:“这是什么行径?”

    张玄之马上接话道:“山匪行径。”

    众将又是一阵低声哄笑。

    这个形容恰如其分,山匪不就是这样嘛。

    盘踞在深山老林里,偶尔出来攻一次镇子、县城,即便是攻下来,也不敢防御,马上再逃回去。

    尤其桓温还冠以美称,“北伐”、“收复失地”……

    明眼人都能看出,他以此来捞取政治名望,并向朝廷索取粮草钱财。

    只听陈谦自信满满地继续道:“我不敢说离开就能攻下洛阳,但一定会攻下,因为鲜卑白虏和桓温情况相似,他们是东北人,骨子里的家乡在白山黑水在龙城,一步步从东北入关,好歹在邺城稳住了脚,只是试探着向周边扩张,尤其慕容恪死后,他们更无统一天下之雄心了。”

    一席话说的大家不住点头,心悦诚服。

    桓伊诚恳地道:“若不是太尉镇守我大晋北陲,不用说两淮,就连长江恐怕慕容恪都打过去了。”

    大家一起称是。

    九年前的升平二年,濡须之战,慕容恪铁甲连环马大破司马昱晋军主力十余万,历历在目,犹在眼前。

    面对众将的夸赞,陈谦倒也不谦虚,自顾自地道:“而我此次讨伐中原,实为朝廷收复河洛,并加以固守,像豫、兖、徐三州一样经营,布德施仁,招纳贤士,聚拢百姓,再造当年世祖武皇帝之盛世!”

    众将一起躬身施礼道:“太尉英明,我等定誓死杀敌,攻克洛阳!”

    “嗯,《孙子兵法》讲的好啊,‘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何谓衢地?”陈谦再次自问自答道:“衢地就是地广人众,四通八达之地。洛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就是天下之衢地。只要我们在此地百姓拥戴,兵精粮足,就不怕什么‘四战之地’,我注重的是人和。你们看……”

    说着陈谦指向了洛阳北面的黄河,接着道:“沿黄河东下,当年曹魏邓艾在陈、项屯田,开邓艾沟,引水灌溉,广积军粮;凿广漕渠,通舟运粮。上引黄河水,下通颍、淮,我已命褚歆征调民夫,疏通广槽渠河道,一年之内,兖州、徐州的粮食、布帛、钢铁等一应所需之物,皆可由此渠溯黄河源源而来,供应洛阳及周边郡县。”

    谢石赞道:“如此一来,中原地带必将会是物阜民丰,人心安定啊。”

    大家无不为陈谦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所折服。

    太尉和桓温、和燕国的慕容恪一比较,高下立判,相去甚远。

    陈谦正在从一名统兵杀敌的勇将慢慢向兴国安邦的一代名臣蜕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