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70章 起边讼郎中诬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世《绍治政要》一书中曾特意记载了绍治皇帝在即位之初前后与王守仁、顾鼎臣两人的对话。这两次对话耐人寻味,历来引起众多争议。很多史学家在探讨,究竟是王守仁的话对小皇帝的影响大一些,还是顾鼎臣的话对小皇帝的影响大一些。

    八月初一。

    停朝了这么久,朝廷终于恢复了朝会。朝会原为三日一次,考虑到小皇帝年纪小、尚未亲政,辅政大臣们一致同意,将朝会周期改为一旬一次,即每月的初一、十一和二十一举办。

    鉴于张永之乱的教训,内宫中再无净军势力,改回旧例由锦衣卫守卫百官安全。提督厂卫的太监宋兴是蒋阁老安排的,此人与朝臣关系极好,大家对他都很放心。

    小皇帝朱载酆身着衮服升坐龙椅,对今日朝会即将讨论的内容早已一清二楚。

    今日朝议,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将先帝从万岁山移到康陵中安放,这在祭礼中叫“出殡”。出殡时共有九次虞礼,皆由礼部和太常寺的官员主持。嗣皇帝要穿着衰服亲自参加祭礼,以示孝道。

    这次出殡,也是朱载酆自登基以来第一次有机会走出紫禁城,去郊外玩一趟。

    一切礼仪都有定制,自然没什么好议的。今日真正引起争议的事,乃是宁国公江彬上的一封奏折。江彬提议,小皇帝在祭礼结束之后,可在西山举办一场围猎比赛,高乐高乐。

    朱载酆当日看见了这封奏折,不禁欣喜,叹道:江彬果真是体贴啊。

    朝臣对此则非常反感。不少人上奏反驳说:你爹的丧礼刚刚结束,你好意思高乐吗?畋猎无度,向来是古之暴君的评判标准之一。小皇帝则暗示几个小侯爷们,说世界这么大,朕很想出去走走看看。

    第二件事则是昌国公府退田案。蒋冕要与百官商议,奖励张钦等一干能臣廉吏。这一次,蒋冕任用的巡田御史张钦可谓事无巨细,铁面无私。清丈田亩,百姓皆信服。张钦将有原主的地块都退了回去,至于没有原主的土地,他竟自己作主,直接登记造册划给了佃农。所以,英国公等勋贵们这次只占了原昌国公土地的一小块,大半田地都分给了无地之人。

    此举一出,民间好评如潮。百姓们纷纷传唱,蒋阁老、张青天是好官、是百姓的大救星。蒋阁老因此得了“蒋退田”的美称。

    蒋冕之所以要在朝议上郑重其事地商量此事,主要是为了向满朝上下传递信号:蒋阁老可不是摆设,朝廷现在要改制了。

    蒋冕的施政思路,与杨廷和几乎相同:清丈田亩、任用贤臣、严明赏罚、事有专管、节用爱民等等。这些施政主张都很对,自然不会有人反驳。不过,蒋冕并没有触碰当前朝局的核心矛盾:帝相之争,文武之争,道统之争。

    “臣以为,陛下不可滥用民力。帝王畋猎所用兽类,多为山人舍身捕获。捕一头鹿,要几名猎人费数日之功。捕一头虎,则要几十人合力费数十日之功。山人苦于官府差役,曝露野外,常有命陨,陛下于心何忍。”一向不怎么引人瞩目的兵科给事中夏言第一次在朝堂上发言,就指着小皇帝的鼻子骂你是昏君。

    “夏言,你莫要危言耸听!皇上带着小侯爷们去打猎,这是尚武之风,好事啊!自古以来,那个帝王不打猎的?唯独皇上滥用民力?说这样的话,其心可诛!”刑部侍郎孟凤当场反驳道。

    “皇家自由猎场,南苑便可打猎,何必要去西山扰民?”夏言不服道。

    “南海子破败不堪,里头的兽类全是养的,这还打什么猎?”孟凤驳道。

    小皇帝一动不动坐在龙椅上,下面大臣们的争吵与他无关。这里是皇极殿,而不是文华殿。在朝会上,小皇帝不能决定任何事,最后拍板的只能是各方大佬。

    杨一清出列,恭恭敬敬地对皇帝说:“畋猎可也,只是请陛下两日内还朝。需命京营封山,锦衣随侍,以求万全。”

    小皇帝摇摇头道:“不必这么麻烦。从南苑带几只鸟兽过去,命官府不得驱使百姓捕捉投放兽类。御驾就在康陵方圆二十里内耍一耍,两日后自然回京。”

    小皇帝适时一锤定音,在充分尊重大佬意见的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独尊地位。

    接下来就是蒋冕的表演环节。

    “臣以为,此次退田,御史张钦当记首功。”蒋冕道。

    没有人接话。

    蒋冕接着说:“臣以为,张钦乃能臣,当破格擢升。”

    还是没有人接话。蒋冕说完之后,就退回了自己的朝班。蒋阁老亲自点的人,谁还能不给他面子吗?

    小皇帝点点头笑道:“张钦在百姓口中,有青天之名,确实是个好官。谁是能臣,谁是廉吏,官府说了不算,皇帝说了也不算,要百姓说了才算。此事交由吏部去办,不可寒了功臣的心。”

    朱载酆本可以不说话,也没人当他是哑巴。不过朝会上的表演机会,他岂能错过?

    吏部尚书石?道:“臣遵旨。”

    该议的事情都议完了,朝会也可以结束了。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德高声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等了两秒钟,朱载酆将屁股挪起,准备去殿后换下厚重的衮服。突然一个声音传来,众人纷纷回头望去。

    “臣有事启奏!”

    随着这一声高呼而来的,是一个不知名的青衣小官。此人突然蹦出来,大家都没反应过来他是谁。蒋冕面色一沉,斜视着这个小角色。鸿胪寺礼官大喝道:“失仪!”纠察御史赶紧记下。

    正常的奏事环节,官员需要先咳嗽一声,称为“打扫”,以示自己即将发言,避免与人冲撞。这官员直接大呼而前,显然坏了规矩。

    等那官员跌跌撞撞地趋步上前时,最先开口的是蒋冕。

    “你先报上职务姓名,再说有何事要奏。”

    小皇帝看见此情此景,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突发事件。此事似乎并不是由蒋冕所策动,背后另有其人。这个官员的模样显得战战兢兢,可见心中害怕,却还是这样做了,应该是受到了逼迫。

    等那官员走近后,朱载酆看清了他的脸:中年人,一把络腮胡子,眼神犹豫惊疑。那青衣文官行至殿中,便一把跪在地上,颤着声音道:

    “臣……户部郎中牟泰,要……要弹劾甘肃巡抚陈九畴,贪赃枉法,欲行不轨!”

    满朝文武都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谁这么不长眼?!哈密前线眼见就要开战了,你这时候弹劾疆臣陈九畴贪赃枉法、图谋不轨?陈九畴一个进士出身的文臣,蒋阁老手下的大将,他为什么要图谋不轨?这话有人信吗?

    蒋冕的脸色立刻黑了下来。转头瞥了一眼身旁的王琼,只见王琼的脸上若无其事,正云淡风轻地继续站在朝班之列。蒋冕心中大呼:王琼,国贼也!

    “牟泰!你有何证据说陈九畴图谋不轨?”石?大怒道。

    “哼哼!”牟泰此时不复刚才忐忑,而是镇定了下来。突然冷笑一声,牟泰抬起头来,看着满朝文武掷地有声地大声说道:

    “臣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那陈九畴心怀二志,欺瞒朝廷,残害百姓,天怒人怨,人神共愤之!”

    这话在兵部尚书王守仁的耳中如豺狗之声。王守仁皱着眉毛低声叹道:“边讼,国之不幸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