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106章 正月初五大阅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时间,宫中所有的太监都开始走乾清宫宫人的门路,或去寻仁寿宫夏太后的门路,给小皇帝投效。

    内府十库中,以内承运库最为重要。自明中期以后,内承运库的额度稳定在每年一百万金花银,这是地方的供奉。管内承运库的太监叫高忠,乃武宗驾崩后被张太后所安排,故从前内承运库一直握在张太后手中。

    内廷的另外一处财源则是御马监,管辖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皇庄皇店。麦福监军后,御马监一直由长随丁恭代掌,丁恭之前也日日跑去张太后跟前孝敬。

    这帮宫里的大档们见小皇帝大年初一竟然成功逼迫张太后搬出仁寿宫,纷纷惊掉了下巴,各个赶忙见风使舵起来。从大年初二起,二十四监的提督太监们纷纷前来乾清宫给皇帝送礼。

    小皇帝利用过年的这半个月闭朝期,背着朝中大臣们轻易拿到了内府十库的钥匙,初步掌控了内廷。蒋冕等大臣自然得到了消息,但是宫禁封闭,内外不通,蒋冕对小皇帝的出格行为也无能为力。

    随着御马监和内承运库管事的这两位投靠,乾清宫门前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皇城里大大小小上百个有点地位的宦官,都争相前来,见缝插针巴结乾清宫里的各路神仙们。

    正所谓一江春水向银子流。银子流到哪里,这帮宦官就跟到哪里。

    从前,银子握在张太后手上,小皇帝看着那内承运库里每年一百万两的金花银,没有丝毫办法,这帮宦官们在太后跟前则都是孝子贤孙。

    现在,银子流到了小皇帝跟前,这帮宦官们终于想起来皇帝是个什么物种了。

    朱载酆将小李子叫到身边,吩咐道:“传萧敬入宫,朕要向他问政。”

    小李子惊道:“皇爷,您要见萧敬?”

    朱载酆点点头。见小李子有些犹疑,朱载酆问道:“你有顾虑?”

    小李子急忙跪下解释道:“皇爷,萧敬资历太老。您若用萧敬,奴婢恐怕魏公公会心生怨恨。”

    朱载酆笑道:“魏德好好做他的司礼监掌印,与萧敬何干?朕就算要用萧敬,也不会动咱们魏公公的位置。”

    小李子心道,小皇帝看来又准备在内廷中折腾一番了。

    萧敬是明朝中期著名的长寿老太监,从英宗时期就入宫了,历侍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四朝,在内廷一直屹立不倒,全因办事谨慎。小皇帝对萧敬此人早有耳闻。如今他手里有一支兵,又夺来了内廷的控制权,是时候对内廷清洗一番了。

    小皇帝又等了半日,老宦官萧敬才拖着干瘦的身体慢悠悠入宫来。一见面,萧敬立刻三跪九叩:“奴婢萧敬,叩见皇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卿免礼平身。”小皇帝出言暧昧,萧敬的眼皮突然眨了一下,心道,麻烦来了。

    小皇帝瞥了小李子一眼,小李子立刻会意,将殿内其他宫人全都赶出去,关好殿门,整个宫殿之内只剩下主仆三人。

    朱载酆这才笑道:“萧敬,朕听闻你历经五朝,见多识广,朕有些疑惑想问你。事关内廷,朕不得不屏退左右。”

    萧敬惶恐道:“皇爷请问,奴婢知无不答。”

    “你可知自宪宗皇帝设皇庄皇店以来,这些年,皇庄皇店收入几何?”

    “奴婢……不知。”萧敬俯首道。

    朱载酆略有失望,点点头又问:“那内承运库的存银又是多少?”

    萧敬答曰:“奴婢年纪老迈,已记不清了。内廷中自有账目,皇上何不将管账的人叫来,一问便知。”

    朱载酆眉头微皱一下,随后又一脸云淡风轻地笑道:“说的是啊。直接叫管帐的人去查一下账目就是了,这皇帝怎么这么不通情理,大过年的,把人叫来乾清宫问这些话。”

    萧敬诺诺不敢答。

    朱载酆也不理他,对小李子吩咐道:“陈九畴这几个月练兵辛苦了。明日大年初五,叫禁军们都进宫一趟,朕要给他们发年礼。”

    小李子还没回话,萧敬赶紧道:“皇爷!内廷是一笔烂账,您杀多少人都没有用。列祖列宗未尝不知,却没人动过宦官们碗里的肉,皇爷可知这是为何?”

    朱载酆笑道:“朕听闻,很久以前,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事。相传有个叫万历的皇帝。这个皇帝是真惨啊,他让宦官们去全国各处收税,收上来的银子,十分之一入了内帑,十分之二给了中官,十分之三由爪牙们分得,十分之四被土棍们骗去。那个皇帝对宦官们说,朕才得十分之一,你们得十分之二,这不公平,于是要提高分成。可如此一来,再没有一个宦官肯去地方替皇帝收税了。这就是智者们常说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萧敬摇摇头道:“皇爷!我大明还不至于此。”

    朱载酆正色道:“现在的大明确实还不至于此。几十年以后呢?”

    “这……老奴无言以对。皇爷若执意要查中官,只怕……”

    “只怕哪天,朕一不注意就要落水了。”小皇帝讥笑道。

    萧敬用心良苦地劝道:“奴婢知道,皇爷如今也养了一只兵,宫里人不敢明里和皇爷作对,可谁知暗里又会有什么样的变故?奴婢也是个中官,深知中官的阴险。都是身边人,皇爷要动的是所有人碗里的肉,您防不胜防啊。”

    萧敬说得对吗?

    他第一次和小皇帝见面,却并没有敷衍小皇帝。

    清查内廷这种事,动了所有宫人碗里的肉,自然会被所有人嫉恨。人家出来当宦官,不就是为了银子嘛。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宦官就在自己身边,伺候自己的衣食住行。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事。小皇帝身边的亲近之人不多,乾清宫的宫人,他查过一轮又一轮,大体有所了解。但衣食住行涉及方方面面,别人想干掉你,总会找到机会。

    的确不能一下子把所有人都得罪死。这就难办了。朱载酆不由又想起了电视剧里的台词——

    “做人难,做事更难。”

    小皇帝无力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若是连内廷都打理不好,他还如何打理整个大明。当小皇帝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眼神中充满坚毅。

    “真有那么难吗?”

    朱载酆突然起身,义正辞严道:

    “以前,朕手中没有一兵一卒。现在,朕有了一只能调动的禁军。以前,内廷的权柄在太皇太后手中,朕若出手便是不孝。现在,太皇太后已经还权,再无人有名义阻止朕清查内廷了。若是这样,还无所作为,那朕折腾这么许多事又有何用?”

    小皇帝急切地需要一只指挥顺畅、运转高效的政治力量,帮他捞钱、供他养兵。这也是内廷存在的本来意义。

    这些事,换一个正常的明朝皇帝,本可以慢慢等,等到长大了亲政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比如英宗和神宗。但朱载酆不是一个正常的明朝皇帝,他已经等不了了。

    萧敬依旧伏跪于地,一言不发。这种事他不可能答应,答应了也做不成,反而让自己晚节不保。

    世上之人,千人千面,在大多数情况下,忠臣也有私心,奸臣也有公虑,这方面不能强求。萧敬虽然是个宦官,却在士林中名声极好,只因他是个爱惜羽毛之人。

    朱载酆见还是说不动这个老宦官,便再次开动脑筋。

    劝人帮自己做事,也是需要技巧、找寻窍门的。萧敬的拒绝,不是因为对错之论,而是因为这件事本身风险很大。

    风险,萧敬已经替皇帝摆了出来,无非是不给人留活财路。

    “哈哈哈哈。”小皇帝突然大笑道:“萧敬,你刚才说朕要动所有人碗里的肉,朕难道是个如此不近人情的昏君吗?”

    萧敬困惑地看着小皇帝。

    “清查内廷,不是要杀人,而是为了治病救人。对于那些老实本分者,若犯的事不大,也可以网开一面嘛。实在不像话的,咱们酌情惩处。至于那些巨贪硕鼠、冥顽不灵者,才需杀鸡儆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八个字,要让所有人都听到。”

    小皇帝在语气中着重强调了“酌情”、“冥顽不灵”这几个字。萧敬明白,小皇帝的意思是,这次清查的原则,乃是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他并不是要彻底断了大家的财路,而是要清除异己,在此基础上顺便遏制一下贪腐成风的趋势。第一次做事,小皇帝必须把握好度,留有余地。

    如此,此次行动要达成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摸清楚内廷的资源和财富,二是节制内廷毫无底线的贪腐现象,三是清除异己。

    萧敬疑惑道:“皇爷,奴婢有一点不明。若是有人是个硕鼠,那人却愿意为皇爷尽忠,这又该如何处置?”萧敬真正想问的是,在清查过程中那些得罪人的事,究竟该由谁最终负责。

    朱载酆沉思一阵,摇摇头答道:“朕不需要硕鼠的尽忠。抓几个治了,做做样子吧。”

    小皇帝这句话说得前后矛盾,普通人恐怕会觉得莫名其妙,莫不准皇帝的态度。但萧敬是什么人,他可是一只屹立内廷几十年不倒的千年王八精,一下子就摸清了小皇帝的算盘。

    小皇帝的话外之音是,朕乃仁德之君,既要好名声,又要治贪腐,恶名你来背。

    萧敬苦笑了一下,俯首道:“奴婢……”

    “萧敬,朕已经把一切都给你计划好了。你要是还不做,朕就不留你了。”朱载酆冷着脸道。

    萧敬打个冷颤,再拜道:“奴婢一定不辱使命。”

    ……

    次日,正月初五。禁军所有士卒昨日皆收到消息,说皇帝会在今日给士兵们发年礼,通知所有人入宫接受检阅。于是士卒们纷纷入宫,均期待那份年礼。

    陈九畴也一早来到校场,向往常一样往点将台上一战,下面的士卒们倒是锐气十足,各个占得笔挺。皇帝连续给他们发了三个月的军饷,军中如今所有人都生出了一种意识:

    自己是皇帝的亲兵,拿皇帝的军饷,比起其他当兵的更有地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