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与嘉靖争皇位 > 第133章 顺天应时谋复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月流火,天气转凉,边关的局势却越来越热。

    肃州城外的中军行辕大帐中,江彬坐在桌前,手中握着王琼送来的信,皱眉不语。

    少帅江勋、参将江杰、安边侯许泰、都督神州、都督李琮、都督桂勇、指挥许冒等几人站在帐中,等候江彬的将令。

    江彬放下信,缓缓道:“江勋、许侯爷留下,其他人各忙各的去。”

    桂勇和许冒两人对视一眼,各自退出帐外。

    大帐中只剩下江勋和许泰两人。

    江彬这才对许泰道:“杨一清升授特进光禄大夫,加柱国。右都御史、九门提督陈金称病不出,皇上派司礼监秉笔太监于经提督九门。户部尚书杨潭、礼部尚书王?请求致仕,不出意外,礼部的接班人应该是吴一鹏,户部的接班人可能是顾鼎臣,也可能是方献夫。”

    许泰惊讶道:“都是清流?难道说王阁老这一回真的败了?”

    江彬摇摇头道:“夏言还在肃州。他在一日,王阁老就说不上败。”

    许泰忧虑道:“大帅!如今,我与满速儿已成决战之势,这种情况可是进退两难啊。”

    江彬道:“之前,我们一直说,回贼不可不除,也不可尽除。现在看来,这一仗还是不得不打啊。”

    许泰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满速儿一灭,我等又当如何?”

    江彬把目光看向舆图:肃州孤悬塞外,补给全靠内地。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西北大军根本无法长期立足。

    江彬看着江勋,笑道:“你这人不是一向自诩为聪明的吗?这件事,你怎么看?”

    江勋笑道:“大明不可一日无西北,西北不可一日无宁国公。咱们在肃州呼风唤雨,九边也多有咱们提拔的人。王阁老在朝中所需要的不过是边功而已,有了边功,旁人又如何能动他分毫?”

    江彬冷哼一声:“此一时,彼一时也。王党如今丢了户部和礼部,往后多的是人来给咱们穿小鞋。如果朝中两派撕破脸皮呢?”

    “这……”江勋一时哑火。

    王琼在朝争中一败,江彬这头就难受了,因为户部尚书、礼部尚书都换人了。如果银袋子换由清流当家,以后朝廷断然不会再拿出真金白银供他打仗了。所以,这场拖拉了一年的战争必须尽快结束。

    “你可知,王阁老这一封信是何来意?”

    江勋瞅了瞅许泰,许泰捻须笑道:“大侄儿啊,哈密这场仗已经拖了一年,朝廷前后花费纹银百万两。王阁老这是在逼江大帅做出决断。”

    肃州的决断好下,但江彬的决断难下。这场仗结束之后,江彬又该何去何从呢?

    江勋道:“父帅,不可啊!许侯爷说得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固然良弓藏,但飞鸟真能尽吗?谁又敢让飞鸟尽。王阁老在信中还有一段话。”江彬顿一顿,道:“西山京营之变,朱本、赵弘泽败亡,陛下任用帝党清理两团营,已渐成飞龙在天之势。”

    许泰道:“大帅!如此一来,咱们就更不能回京了!”

    在皇帝逐渐掌握军权的背景下,江大帅以定策功臣、托孤大臣的身份开疆拓土、得胜回朝,其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削去军权供起来。一旦老虎被拔牙,其后果可想而知。

    江勋道:“爹,孩儿没听懂,这一仗究竟是打还是不打啊?”

    江彬笑道:“自然是要打。不但要打,还要打得漂亮。但有一点:咱们不能让满速儿死了,得叫他往东逃,把他赶到鞑靼那边去。”

    哈密乃四战之地,除了西边的察合台,还有北边的瓦剌、东边的鞑靼和南边盘踞青海的“海寇”对其虎视眈眈。

    也先之后,瓦剌衰落,分裂成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四部,四部以和硕特为盟主。在清朝,遵循信达雅的要求,瓦剌又被翻译为“卫拉特”。瓦剌虽然北接哈密,但它与察合台汗国之间有血仇,所以满速儿不可能跑到瓦剌去。

    满速儿也不可能向南跑到海西蒙古各部,因为青海的这些“海寇”根本干不过明朝,明朝下令让他们把满速儿的头颅上交,他们也只得照办。

    至于向西跑,更是不可能,除非他想被弟弟萨伊德干掉。

    所以,满速儿唯一的去处,就是鞑靼。

    江彬计划将满速儿赶到鞑靼去,其实是要将祸水引向盘踞在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部,自己则进驻山西,靠近宣大一线老家的地盘。

    话说正德十二年应州之战后,统一了蒙古各部的天纵奇才小王子达延汗巴图蒙克逝世。他一死,蒙古各部又陷入内斗之中:

    小王子的大儿子死得早,汗位由其长孙孛只继承。孛只年幼,他家三叔巴儿速孛罗趁机发动了一场靖难之役,把侄子赶下了汗位,自立为蒙古大汗。

    可惜,靖难不是谁都能玩的。小王子其他的儿子不服气,又把他赶下台,重新让孛只继位,巴儿速孛罗只得退回自己的封地河套鄂尔多斯部。巴儿速孛罗后来的继承者之一,即著名的俺答汗。

    自正统以来,蒙古人进驻前套丰州滩地带,形成了“套寇”,时时南下,这一状况深深刺激了明廷。

    丰州滩在古代又称“敕勒川”,位于阴山之下,乃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宝地。洪武时期曾置东胜卫、云川卫,将防线推向阴山一线,这片地区也由明朝占领。自永乐年间开始缩边,土木之变后,明朝对此地越发无能为力。

    正德时期,明军曾多次搜套、捣套,企图以此将蒙古人逼出该地区,但搜套论治标不治本。随着套寇愈演愈烈,明朝内部关于恢复东胜卫、云川卫一线的声音越来越大。

    杨一清当初就曾向先帝上疏,提议恢复前套,可惜并未被采纳。

    距离肃州最近的应该是瓦剌,但江彬却瞄上了巴儿速孛罗,最大的原因乃是鞑靼刚刚经历一场内乱,河套在朝中的热度又逐渐上升。西域开边之后,江彬最佳的去向,自然应该是山西。

    这些,便是王琼在信中对江彬详细言明的事。

    江勋退下后,江彬把王琼的信交给许泰。许泰读罢,犹疑道:“王阁老所谓的复套之议,真的可能成形吗?”

    江彬叹道:“舍此以外,咱们没有其他活路,否则就只能造反了。不管朝廷许不许,年后,咱们都要入主大同。别忘了,大同巡抚张文锦可是王阁老的人。”

    王琼在信中提及,杨一清曾敢为天下先,主张复套。既然如此,江彬便以满速儿西逃为借口,以“复套”为口号,直接进驻大同。“复套”本来就是杨一清的政治口号,江彬不愿意回朝,小皇帝难道敢轻易命令江彬回朝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