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辽东特战队 > 第87章 围师必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亲自押送粮草的何洛会,毕竟只是一个谋臣,如果预筹帷幄是好样的,让他做这种超出能力的事,也的确是为难了他。

    经过探查,从盛京想把粮食运到前线去,中前所城是无论如何也回避不开的。他必然要和凌小云进行一次战斗。赢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可这,真的有这个必要吗?好像没有。无论如何,攻击中前所来作为打通道路的事是绝对没有任何的必要的。何洛会并不是一个傻瓜,他不准备这么干。

    但是从中前所越过去,奔向前线,却只有一条道路可走。

    而这条道路已经被明军袭击过两次了,很难说明军不会再有第三次袭击,作为一名文臣的他实在是有些担忧,所以他和英郡王阿济格商量过之后,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使用大批的部队作为前锋和后军。不给明军任何以偷袭之机会。

    实际上,何洛会已经做到了极致,因为他的布置真的如同铁桶一般。这只护粮部队,竟然动用了六千人之多,而且全部装备精良。如果明军敢于在背后突袭,那么真正的胜利者还不知道是谁呢。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非就是这样说法吧。祖天吉已经带领部队,把必经之路的小路上方圆四公里浇满了清油,反复浇灌,等到渗透之后继续浇灌。这条小路如果一旦起火,那就是冲天大火,蔓延几公里开外,想躲都没有地方躲去。人能躲,粮草也实在是躲不走的。

    根本就不会有意识到这种问题的何洛会和阿济格兴致满满的出发了,他们带的六千铁甲军,一路之上并没有遇到明军的任何埋伏。

    甚至他们已经忽视了中前所这座城池直奔小路而去。在来之前,何洛会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已经确定无论是明军发动什么样的突袭,都不会让明军占到任何的便宜,这一点他可以完全的肯定。

    但是明军真的没有想过要发动突袭,也没有想过和他的铁甲军进行正面的硬刚,这一点,祖天吉早就做好了打算。

    所以当何洛会带着他的运粮部队,已经兴冲冲的差一点就走出小路的时候,他们才嗅到了不同的气味。

    一名中军参领说道:“将军,这里有什么味道,好像是松油的味道。倘若敌人用火攻,我们怎么办?”。

    何洛会这才意识到,之所以没有明军在此设伏,那是因为他们连设伏的心思都懒得动了,直接打算在这里浸满松油,用火来烧掉这些粮草,这些明军坏透了。

    但是虽然闻到了松油的味道,出兵以来他就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明军再次出没,这似乎是一个很难理解的事情。

    再往前走用不了一刻钟的功夫,就会走出这片小路走上坦途。到时候就算有明军设伏也已经来不及了,六千铁甲军足以和城内的明军一较高下。

    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正说着明军为何没有出现的时候,祖天吉带领着五百弓箭手已经出现在了清军的背后。

    说是五百弓箭手,其实是五百名火箭手。和弓箭的射程一样,只不过前方是一个个的火把。已经被浸泡了很久的土地,这个时候,哪怕是一粒小小的火星,都能引发冲天大火,何况是五百支火弓箭的急速发射。

    清军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陷入了冲天大火之中。大家忙不迭的四散奔逃,马也失去控制,烤糊了成为一股股的马肉味道。因为着火的地域实在是太长了,他们根本就难以逃脱出去,只有很多清军在地下乱自打滚。

    这个时候何洛会才清醒过来,他连忙告诉这些溃败中的士兵们:“保护粮草,快点保护粮草,如果这些粮草有失,那我们万死不能赎其罪了!”。

    火势实在是太大了,尤其借着风力,迅速的蔓延,何洛会的呼喊最终被淹没在溃兵们的一片喊叫声中。

    最终在他的坚持不懈的指挥下,几百万斤粮食,只不过是仅有不足三分之一,走出了火势地带,被运到了大路之中。

    再往前走就是山海关了,对于清军来说山海关那是自己人的地方,所以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剩下的粮草会有什么问题。

    所以也就开始休整自己,然后再走。何洛会清点之后才发现,这一次的大火不仅让自己损失了超过200万斤粮食,甚至这些被自己从盛京带出来的六千铁甲军,也已经烧得不像样子。

    虽然说只损失了几百人人,但是很多没死的已经皮肤烧得烤出的焦糊味儿。这的确不是一只精锐部队应该有的样子。

    稍作休整之后,何洛会带着剩下的粮草运抵前线,交付军需官,送到库里收存。

    然后自己来到多尔衮的面前道:“我辱没了您的信任,丢失了过半的粮草,受了明军的埋伏,实在是罪该万死。请王爷对我治罪,本来是在追随王爷,鞍前马后。”

    多尔衮连忙把他扶起来说道:“这是说的哪里话来,你不过是一个区区文官,能够把粮草押运到前线已经殊为难得,怎么还能对你有所苛责呢?再说,本王率领十几万万大军,在这中前所外,不也是被凌小云那小子困了十五天吗。这个怪不得你,下去休息去吧。”

    在何洛会下去之后,多尔衮找来了吴三桂商量。对他说:“吴将军,现在我看城内已经有所松动,李自成的士气已经开始外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发动猛攻,应该会可以在几天之内一鼓破城,再说我们现在已经又多了百万斤的粮草供应,所以不用担心会因此而影响士气,你看如何?”。

    吴三桂最近一直作为多尔衮的马前卒来打前战,虽然他心里有所不满,但是他知道,这次作为给新主子的见面礼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他打的也就非常的起劲。

    这时听到多尔衮如此说,连忙回应道:“启禀摄政王,卑职认为现在虽然说大顺军士气有所外泄,但是他们囤积的粮草银两充分,如果我们继续围城,可能会旷日持久,不会有所更大的突破,要想更好的办法才行。”

    多尔衮看着眼前这位身经百战的吴将军,正想要听听他的意见,于是忙说:“吴将军有什么话尽管说来,如果将军能够提出良策,那岂不是最好,本王爷免得在这城下受这活罪了。”

    吴三桂连忙说道:“摄政王,卑职认为,我们把这座城池团团围住,实际上是要给了他们坚守城池的勇气。如果我们破城之后,他们每一个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他们才会矢志守城。但是如果我们给他们做出一种假象,看出我们士兵松懈,他们就会来突袭我们,或者说放松警惕,那样就是我们真正的收拾他们的时候了。”

    这番话真的算得上是一番高论,多尔衮想了又想,忽然问道:“吴将军,这是不是就是你们汉人说的,围师必缺。”

    多尔衮的话让吴三桂一愣,他没有想到,这位大清政权的摄政王并不是一个荒蛮之人,他对兵书战策有足够的研究。

    不然的话也不会脱口而出这四个字了,因此吴三桂对于多尔衮凭空添了几分敬畏。

    他对多尔衮说:“正是如此,如果我们太过于逼迫的紧急了,他们就会同仇敌忾,士气高涨。我们给他们看出松懈的样子,那么他们自己就会松懈,等他们松懈下来的时候,就是我们全面进攻他们的时候,到时候他们肯定会无所防备,被我们一击即溃。”

    事情有了一个思路之后,那一切都好办了。一直以来在前线督战,没有什么好好休息的多尔衮,此时此刻也准备睡一个安稳觉了。

    他觉得有了吴三桂的这个计策,攻破这座都城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他甚至都想好了,抓住李自成之后应该如何处理。虽然现在想这些,实在是有些太早了。

    不管怎么说,这总归也算是一个好的事情,多尔衮去休息了,把前线的指挥权全权交给了吴三桂。包括清军的指挥权,虽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多铎还严格地掌控着两白旗的部队。

    吴三桂却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指挥大清部队,但是他那些从辽东军改编而来的绿营部队,自己却使着得心应手。

    他告诉自己的士兵们,要给守城的大顺军一线希望,他们才会真正的看到生的好处,真正的松懈下来。而绿营部队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个命令。

    又是三天之后,城内的士兵已经开始士气松懈,而李自成和宋献策等人,也觉得城外的联军似乎没有了精气神儿。

    他们正考虑着是否要派出一支精兵,打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这个时候,一直在旁边被冷落的刘宗敏却说:“这是敌人的疲兵之计罢了,请陛下和军事不要上当,不然的话悔之晚矣。”

    最近这段时间,刘宗敏作为前锋大将,连连吃起败仗,所以他在大顺军内部无论是威严和军权,都已经一落千丈。

    这个时候他本是没有发言权的,低调为主的好。可是他之所以说出这些,也是出于对李自成的绝对忠诚。对此宋献策十分清楚,但是他并不觉得刘宗敏你说的是对的。

    这位曾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曾经号称大顺军小诸葛的宋献策,也已经被自己曾经的成就迷惑了双眼。

    他现在已经对自己迷之自信,绝不可能听从别人的不同意见了。

    刘宗敏的正确意见被搁置不用,而宋献策,亲自挑选了一万精兵,想要出城来迎击清军。

    这个时候李自成并没有反对,他觉得城外疲惫的清军此刻不堪一击,就交给军师立威好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