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辽东特战队 > 第90章 四镇放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次招兵得到丁壮八千人。祖天吉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凌小云遵守了自己的承诺,两个月之内没有给这些新兵们安排任何的作战任务,两个月后他要的是一只虎狼之师。

    同时,祖天吉也没有给凌小云失望,这些新兵在他的训练下真的练出了虎狼之气。

    这两个月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这两个月的时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清军的前线正在和大顺军对峙着。

    像是算好的时间一样,不早不晚,不偏不倚,整整两个月。中前所像是预料之中的一样宁静,多尔衮的大清部队,因为要和李自成的大顺军进行作战,所以这个过程中,他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抽出兵力来对中前所进行攻击。

    这一段的时间也可以称为是中前所训练的黄金时间,因为就是这两个月的时间,让新兵们能够心无旁骛的进行训练,并且成长壮大起来。他们通过训练,已经熟练的能够掌握了一些基础的作战技能,接下来就要看实战给他们的能力增砖添瓦了。

    就在凌小云还没有来得及高兴的时候,另一个让他觉得更加高兴的事情,却偏偏又降临了。

    有一位西北来的将军带着五千精兵前来投靠凌小云。

    因为事体不明,凌小云并没有放他入城,只是让他驻军于城外,给予了一些相应的补贴措施。

    但是这位将军似乎并没有特别介意,他只身入城,向凌小云说明的情况。原来这位小将是秦良玉的儿子,名叫马兴国。在上次分别之后,秦良玉带领白杆兵回归四川,不久之后,接到崇祯皇上殉国的消息,秦良玉痛彻肝肠,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之后,悲愤离世。

    其子马兴国,带领着白杆兵余部前往西北招兵买马收拾余部。以及整理在白龙村曾经囤积下的一些粮草器械。

    凭借秦良玉的威风和名气,马兴国很顺利的就又招募了两千余名士兵,并且完全按照白杆兵的要求进行训练。

    几个月之后,这些新招募的白杆兵,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战斗力,而马兴国也开始为他们的未来在做一些规划。在思前考后之后,他已经完全确定,只有投靠凌小云才是最好的结果,其他人无论是实力强弱,只不过是乱世枭雄,终归不是正途。

    而且凌小云和秦良玉曾经并肩作战,是一定程度上的盟友。所以前去投奔凌小云,完全符合对前途的规划。白杆兵和凌小云的兵有一个完全一致的目标,那就是对大明王朝绝对效忠。

    对于马兴国的到来,凌小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欣慰感,他终于确定,在这个乱世之中,还有一方忠臣孝子,能够为大明王朝尽职尽节,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

    在之前自己招募新兵过后,凌小云的实力实际上已经扩充到了一万五千人,而再加上马兴国带来的五千白杆兵,中前所实际兵力已经超过两万,后勤兵就有五千人以上,已经完完全全形成了气候。

    可以说凌小云已经是某种意义上来说的一方诸侯了。但是现在他没有别的想法,只想先把中前所守住,再图他举。毕竟三位皇子目前来说还是毫无音讯,凌小云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支撑多久,但是这个信念要一直支撑他走下去。

    其实前方清军和闯军已经都疲惫到了极限。李自成的承受能力也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几个月下来城内粮草虽然还不算短缺,可是士气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得疲弱。一直以来的人员伤亡,使李自成的兵力越来越稀缺,自己也开始迷茫起来了。

    甚至在城中的百姓和之前投降的明军也开始有了不甘心被他统御的想法。大顺军现在已经压不住阵脚了,李自成和宋献策商议,是不是要放弃这座城池,再回西北徐图再举。

    宋献策和刘宗敏,现在也已经都没了主意,他们知道这个决断是太重要了,不能由自己来决定,而李自成现在已经没有了雄心万夫的闯王志气,只想保存实力而而已。

    其实在占据这座城池之初,李闯王也没有任何的政令颁行全国,他只不过是占据了大明京师,逼死了崇祯皇帝罢了,大明的江山天下还是大明的江山天下,只不过没有了正统皇帝。南京的那位弘光偏安一隅,坐拥半壁江山,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可是大顺军拥有的只不过是这一座城池而已。

    只是就目前来说,现在这座城池也已经并不安稳了,在连续三个月的攻击之下,城中已经出现了厌战之情绪,士气绝对低落,百姓怨声载道。

    李自成已经无法镇得住,他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又不得不做的决定,那就是放弃北京城,回到西北继续打游击。

    在他率军离开京师的那一天。城中百姓官吏似乎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对于这个号称“吃他娘喝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人,似乎他并没有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城中无论是士绅官吏,还是普通百姓,都对大顺政权没有任何一丝的好感。

    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已经让人们厌恶到了极点,只不过当初敢怒而不敢言罢了,如今这座瘟神终于自己不轰自去了。

    李自成和他的一帮文武官员们离去的时候,心中无限的悲怆。就在当初,他们在西北一路所向披靡的来到大明皇城之下,斩杀了最后的防御军队。把崇祯皇帝逼的景山自缢,那是何等的英雄豪气。

    可是现在,一切却总被雨打风吹去。李自成灰溜溜的离开了这座给他带来无上荣光和身后传奇的城池,从此以后风光不再,从此以后,大顺也成为历史上的昙花一现。

    李自成终于在这里退出了,多尔衮没有想到,还拥有四万兵力的李自成,为何就这样轻易的放弃了。为王者不以胜而骄,不以败而燥,仅仅守了三个月就弃城而走的人,怎么能够成就霸业呢。李自成这个人终究是英雄气短,不算英雄啊。

    对于已经在城内退出来的李自成,多尔衮一点都没有客气,他马上部署了兵力,在李自成撤往西北的道路上一路追击。

    相对于李自成来说,清军的兵力是绝对优势的。以十万优势兵力,士气满满,追逐四万溃兵,这样的战斗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多尔衮也深谙兵法,他在这一路之上,一路打有没有穷追猛打,偶尔让大顺军感到有一丝希望,却忽然又让他们见到死神降临。就这样,追击八百里,斩首万余级。闯军的士兵,至此士气已经彻底崩溃了。

    清军一路追下来,就这样,一路追一路打,偶尔不打,偶尔又打,这样把大顺军像耍猴一样玩弄于鼓掌之中。李自成已经完全没有了底气,也没有了脾气,昔日英勇无敌的闯王,此刻像是一个归宿的懦夫一样,只求平安无事,他已经不敢和清军正面硬刚一路逃了下去。

    再往前走就是南京的地盘儿了,前面驻守着所谓的江北四镇,兵力十分的雄厚。到了这里,多尔衮就不打算继续追击了,因为他毕竟不想和南明的军队在这个时候产生正面的交锋,因为在三个月的围城过程中,他的士兵也已经疲惫不堪。如果这个时候江北四镇忽然发难,说不准会在对战中吃亏,多尔衮现在打李自成已经比较累,不想和明军再有什么其他的纠缠。

    所以走到这里的时候,多尔衮就撤军了,但是也没有彻底回撤太远,他只不过是撤回三十里外,就地扎营休整。因为这个时候,如果李自成在前方和江北四镇发生了冲突,那么他们就会狗咬狗一嘴毛。如果李自成和江北四镇没有对战,但是受到了前方军事实力的威胁,他就会退回来,到时候就在这里以逸待劳,继续揍他。

    这把算盘打的实在是太过于精明,但是他没有想到,李自成竟然就这样逃脱了他的伏击线。因为江北四镇太过于保存实力,对于扑面而来的李自成,本来是一个完全很好的歼灭机会,但是他们没有动手,让李自成顺顺当当的在他们的防区里过去了。

    江北四镇里的其中一镇,就是李自成的老熟人高杰,这个时候高杰已经是南明朝廷的伯爵了。对于李自成,他自然说不上有见到故人的欣喜。

    甚至他想要把这个昔日的老上司,老熟人和老乡就此置于死地,而且高杰的兵在江北四镇里也算得上是实力大的,他拥有六万精兵,而这一路下来,李自成也只剩下了三万疲惫之卒。

    但是,果然是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海参倒比虾仁贵,虾仁四十买一斤。昔日李自成逃走的小妾邢氏现在已经成为高杰的诰命夫人。高杰算得上是一个十分靠谱的人,他带走了邢氏之后并没有委屈她,而是把他立为自己的正式夫人。

    邢氏毕竟觉得自己对不起李自成一般。面对高杰的排兵布阵,他作为一个妇人并不好多说什么。她对高杰说,已经算是对不起李自成了,这个时候不妨放他一马,江北四镇的其他三镇也保存实力,高杰本人也犯不上去和李自成应聘。

    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再者说如果这个时候攻击李自成,他毕竟还有三万余人,如果打下去高杰的实力也会受损。

    对于邢氏的话,高杰还是很听从的,所以他放弃了攻击李自成的机会,收兵防御。李自成虽然不明所以,但是这对他来说至少是一个好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