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辽东特战队 > 第123章 杭州告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从南明弘光到杭州之后,以为能够暂时稳定下来了。可是多尔衮并不这么想,他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那样南明的反抗就彻底的完蛋了。

    所以多尔衮派出了两白旗和镶蓝旗的部队,向杭州大举进发。并且又调来正红旗和正蓝旗的部队进行配合。

    这样弘光朝廷已经处在了绝对的大兵压境之中,而中前所前的凌小云则压力少了许多。因为真正的在中前所城下的部队,只剩下了相对好打的绿营兵,就连多铎也去了杭州。

    凌小云自从受了伤之后,调养了这半个多月。在起来的时候已经风云变色了,感觉城下的李永芳已经开始有些出工不出力的意思。

    这也难怪的,自从多铎离开之后,李永芳似乎没有了观众一样,他打与不打或者打成什么样子,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不管怎么说,凌小云还是一个忠实的守将。对于李永芳来说,打不赢就打不赢,最多带着残部回到盛京,继续做他的驸马爷。可是对于凌小云来说,中前所就是他们最后的家,这里如果丢失了他们将无路可退。

    所以两个人抱定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作战的方式自然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无论李永芳如何消极避战,凌小云都是一味的猛打,而且还有一个比较让凌小云感到欣慰的事情。

    那就是为了配合前方的作战,之前对中前所守军造成了一定杀伤的投石车,已经全部被运往了杭州前线,现在李永芳的手里除了几百支火铳之外,并没有什么攻坚的武器,现在绿营兵在这里实际上就是人和人的对抗,凌小云给他们造成的压力是很大的。

    而且仗打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不单纯是和清军的作战了,也是凌小云的个人仇恨。多铎的毒箭让凌小云昏迷了十五天之久,而这十五天里,让一位善良的姑娘几乎累得脱了型。

    而在凌小云昏迷期间,中前所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猛攻,损失了一部分的兵力。总的来说,这个仇恨一定是要报的,既然八旗精锐都已经到了杭州前线,那么剩下的这帮绿营兵只要一天不撤军,那么就一天被当作明军的活靶子来打。打的他们哭爹喊娘,打得他们痛不欲生,打的他们后悔来到这里和明军作战。

    在没有多铎的辅助加成之下,单纯靠李永芳对凌小云是造不成任何威胁。而且此刻绿营兵很显然处在绝对的劣势之中。

    因为论战斗力来说,绿营兵比这里的明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且如果说是论人数来说,城内还有两万多名士兵,而城外的绿营兵还有三万多人。看起来要比明军多出一万多人,实际上这样的兵力对比,明军已经占据了碾压性的优势。

    中前所毕竟是明军的主场。在这里,从各个方面来说明军都占尽了优势,在此之前,守城守得很辛苦的明军,对城外的这些绿营士兵们进行了反冲锋,而且不止一次。明军各位将领已经按耐不住自己要复仇的心理,李小云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又是十几天之后,清军已经完全的显露了败相。他们再也撑不住了,本来还想打了一个漂亮仗后再和多尔衮说要撤兵的要求,那样的话至少面子上还能够过得去。

    但是凌小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现在绿营兵已经只剩了不足两万人,恐怕要是按照这个方式打下去,再打不了一个月,李永芳就要全军覆没,把老本全部都赔进去了。

    作为大清的驸马爷,也作为明军将领中投降的第一人,李永芳的脑子是非常好使的。他也非常清楚,如果他把绿营兵的本钱给赔光了,自己这一辈子就永无出头之日了。不仅是他自己,就连后代子孙们,恐怕在大清都未必能够抬得起头来,而且永远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

    大清是非常现实的,像硕托和阿达礼这样实打实的宗室亲贵都在犯了错之后,被当场问斩,更何况自己只是一名降将。

    想用自己的时候,自己是驸马爷,不想用自己的时候,随时可能作为一个弃卒来抛弃。李永芳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必须要做到保全自己。

    而保全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保存实力,保存实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马上离开这个已经打疯了眼的前线。

    中前所的将领们此时已经越战越勇,他们对于城下的这些绿营兵已经完全无感,觉得杀死他们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丝毫不费任何力气。既然这样的话,这些人来送人头,为何不收着呢?

    李永芳不是傻瓜,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在做出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就是撤兵。

    但是多铎撤走之前并没有留下遇到困难即可撤兵的指示,而多尔衮更是绝了,根本就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似乎李永芳在这里把所有的兵力全都消耗掉,也都是正常范围之内的,毕竟这是一场军事行动。前方将领如果说在没有得到后撤指令的情况下,贸然撤兵那就是大罪。

    已经急得成了热锅上蚂蚁的李永芳,展开了顽强的自救行为。他命人即刻到前线去请示摄政王必须马上给予指示,要么就允许撤退,要么给予人员和军械的增援。

    不然的话,这样打下去,真真的要把绿营兵全军覆没掉了。李永芳没有直接提出对多尔衮的意见,但是他的怨念也非常的深。这是正常的,不深才不正常。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这里耗下去和炮灰没有任何的区别,李永芳实在是怕了。

    不过,多尔衮并没有把事情做得太绝。他很快的就给李永芳来了一道手令。命令李永芳立刻在前敌撤军,带领绿营兵星夜前往杭州城外配合作战。

    李永芳现在的心情很丧,他几乎就差跳起脚丫子来骂娘了。在这里攻城和在去杭州一样,无非就是去当炮灰的。

    但是转念又一想,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他是打不过凌小云的,可是他完全可以尝试去打朱由崧的部队。因为作为明军之前的将领,他对于那些和自己一样的将领和部队,真的实在是太清楚了。

    朱由崧的剩余部队,如果说和中前所现在明军的战斗力比起来的话,恐怕连三流都算不上,打那样的部队,至少有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感?这就是李永芳的思维方式,很显然,他这种思维方式是没有问题的。

    在接到多尔衮的手令后,李永芳再也没有犹豫,他马上命令准备撤军,并且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严防明军在撤军的时候进行追击。

    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和凌小云到底有着多大的差距。走之前他再一次看了一眼这个看起来一点都不起眼的小城,心里想到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再也不想见到这个叫凌小云的人了,甚至再也不想见到这座小城了。

    其实在杭州的多尔衮打的也很辛苦,因为虽然朱由崧的部队看起来都是一帮草包,可是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已经被逼到绝路的朱由崧和他的大臣们,这个时候反而上来了勇气。

    朱由崧亲自到战地,慰劳将领和士兵们,并且在内孥之中拿出的五十万两银子进行对士兵的犒赏,这在之前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他也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杭州就是我们最后的容身之地,如果连杭州都丢了,我们君臣将再也无地方可去,我们只能束手待毙,清军随时可以把我们斩杀殆尽,到那个时候莫说富贵就是性命,也不能再保留了!各位将领,各位士兵,你们只要奋力作战,不愁以后荣华富贵,但是此时此刻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们只有首先保住性命,才有后面的话。”

    士兵们都已经沉默了,他们都知道,皇帝说的是对的,我们都没有任何的退路,一旦杭州失守,君臣亡命都是最好的结果,很可能就会遭遇清军的屠城,上演曾经的旅顺悲剧。

    就算这些曾经吊儿郎当的士兵,在生死攸关的阶段,他们还是相当靠谱的,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并不对等的作战。

    多尔衮如果打不下杭州城,它可以围城,你可以撤兵,但是如果杭州城被他攻下了,杭州城内就会生灵涂炭。

    出于这样的原因,杭州城在一个月的猛攻之下竟然没有破城,而且还对清军进行了有效的杀伤。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直把他留在前方打中前所的李永芳也调到了杭州来,就是想让他充当杭州城下的炮灰。

    对于这些多尔衮心中打的一手好算盘,而李永芳本人却想不到这一层,所以他还是星夜兼程的离开中前所城下之后就往杭州赶。

    凌小云并没有派兵去追击绿营军,他十分的清楚,李永芳虽然不是什么善战的将领,但是也知道在撤军的时候容易被追击,肯定会对断后做一个妥善的安排。

    这个时候去追击并不是一个多么合适的行为!明军没有追击,反而让李永芳一直提着的精神更加的紧张了,这不像是凌小云的风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