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一百七十八章 赏罚分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云却执意要杨阁老这样写,他说自己何德何能,蒙受朝廷的大恩,从一个小小的游击晋升为正三品的官员。在此之前,虽然有些微功,但这样的功劳并不足以获得这样的升赏,自己诚惶诚恐,一心想要对得起皇上也对得起朝廷,所以做事很是操切了。

    他也和杨嗣昌坦白说了自己和柳夏初之间的那个约定,也正是因为多多少少有为了履行这个约定的原因,他才组织了那场偷袭,虽然这场偷袭取得的战果远远大于损失,但却有私心在内。

    包括这次派祖容去追击,也有这样的私心成分在里面,虽然给祖容规定了追击不能深入的章法,但自己还是有过错的。有了过错就必须要接受惩罚,哪怕这个惩罚是丢官罢职,甚至流放岭南,凌云也没有什么二话。

    听完凌云这样的一番话,杨嗣昌沉吟了很久,很显然,在这硝烟战火中,虽然时间还并不长,他们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而已经成为了真正的朋友。

    他知道,凌云能够和他说出来这些,不仅仅是在对上司坦白,而是对朋友的一种倾诉,这说明虽然凌云表面上不说,内心也已经把他当做真正的朋友了。

    如果不是面对一个能做朋友的上司,这种在内心最深处隐藏着的话是不能够说出来的。杨嗣昌很欣慰,很欣慰这个曾经一身是刺的刺头凌云能够如此诚恳的和他成为朋友。而且这无关身份。

    对于凌云这样的想法,杨嗣昌也知道,这样对于一个带兵的将领来说是不成熟的行为。因为你带领的士兵们都是你的同袍兄弟,你的使命和职责就是杀死敌人,保全自己人。

    在这个过程中,是绝对不能够掺杂着个人的情感的。必须冷静处理所需面对的一切情况。

    当然,凌云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这种行为的错误了,这就是很难得的,如果一个人不经历什么磨难和挫折,是很难有所成长的。凌云的挫折就是他阵亡了的兄弟们,以及这支精锐的关宁军。

    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把凌云给推出去当做挡箭牌,无论是作为上司还是作为朋友,杨嗣昌知道自己怎么也不能够这样做。作为朋友,杨嗣昌是不能卖友的,作为上司,杨嗣昌知道凌云这个人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且不说他的这两次行为,第一次还是在损失还小的情况下斩获颇丰,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大的胜仗。第二次给关宁军布置了追击任务的底线,所以这两条都不能算的上是治罪的理由。

    凌云现在刚刚组建了一支机动性很强,又屡立战功的特战队。如果把他给办了,这支特战队也就等于算是中途夭折了。但是凌云现在的愧疚心很强,如果正面和他谈他估计也是听不进去的。

    所以杨嗣昌反其道而行之,和凌云说:“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很复杂,但是我更难受,我刚刚接手辽东,手底下最精锐的关宁军就没了。这对辽东来说是重大的损失,对朝廷来说是个震撼。但这件事必须是有一个说法的,却不能拿你当说法。”

    凌云愣了,他想了想说:“为什么,难道我的分量还不够吗,我现在是正三品的兵部侍郎兼山海关参议道,由我这个位分扛起来这件事,也正好恰如其分。”

    看着凌云良久,杨嗣昌才说:“并不是你的位分不够,是我不能让你小子轻而易举的就离开辽东军。你要是心里有愧,认为关宁军的这次损失和你有关系,那你最该做的事情,就是把白龙特战队给我训练好,用事实证明,你凌云能够挑起来大梁。”

    凌云明白了,这是个算账的问题。办了你也没什么好处,留着你能够发挥作用。

    他心里明白,杨嗣昌是用这样的话堵他的嘴,免得他总是想着请罪请罪的,但同时,杨阁老的这句话也自然是实情。现在特战队刚刚步入正轨,要是把这支小部队的主心骨给拿掉了,那也就一切都完了。

    凌云自然不是傻瓜,当他想明白一件事的时候,他选择不再纠结,也不再争执。可如果他不站出来承担这个错误,那么到底有谁能够对这件事负责呢。

    当然祖容是这件事的主要责任者,可是他现在已经阵亡了。人死为大,不能在他的身后再把他怎么样了。

    杨嗣昌想了很久,终于决定,自己把这个责任扛起来。作为山海关最高指挥官,也只有他才能够揽得下这个责任。

    几天之后,奏折到了崇祯的手里,对于这个消息,崇祯的确很震惊。他虽然高居九重,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糊涂皇帝,关宁铁骑是个什么分量,他比谁都清楚。

    现在这支部队覆灭了,不存在了,崇祯的心里忽然有一种不详的感觉。但是他不能够把杨嗣昌怎么样,你把杨嗣昌给撤下,又准备派谁顶上去呢。

    正如所料,朝廷中的那些言官们已经忍不住自己比较旺盛的唾液系统了,他们的奏章一本本的送到内阁,再由内阁送到皇帝的手里。

    因为这些奏折参劾的是阁臣,内阁其他成员包括首辅也并不能随便给出票拟的意见,只能让皇上自己拿主意。

    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要求杨嗣昌负责,要求严惩的。温体仁也说,杨嗣昌有负国恩。

    崇祯明白这些人的意思,把人搞臭是不能够算完的,只有把人给搞死了才算完事。但崇祯毕竟不是天启,这个聪明绝顶的皇帝有着自己的判断力。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判断力最终把杨嗣昌给救了。崇祯皇帝以为,在正月开始对阵清军的战斗中,辽东军以较小的代价,给了清军沉重的杀伤,尤其是汉军旗,几乎是全军覆没。迫使皇太极退兵,这样的功绩是大明九边的所有边帅们都值得效仿的。

    但清军撤退之时,贸然追击,导致中了埋伏而导致追击部队的覆没,又是不能够原谅的损失。赏罚分明之下,崇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杨嗣昌守城退敌有功,封为一等子爵,世袭。兵败有过,职务降两级,督师降为经略,级别降为从二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