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2236章 立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按你这个说法,你说的这个方式其实和以前选拔翰林是一样的,所以改选和人员调动可以参照翰林院来。”朱聿键提醒道。60;62;  “那我们以前怎么选翰林的?”60;62;  “我朝对翰林的选拔有一套非常细致的规矩。一甲三人赐‘进士’,状元、榜眼和探花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甲三甲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他们是不能直接进入翰林院的,得在殿试之后再参加一次‘朝考’,朝考又是一次排序。”60;62;  “这排名前列的就可以进入翰林院了?”60;62;  “还远得很呢。朝考的前列只能被选为庶吉士,要进入庶常馆实习三年才能进翰林——这等于比一甲三人多花三年才能拿到‘翰林出身’。”60;62;  朱聿键强调道:“翰林出身非常重要。无法进入翰林院的人,他们只能分到各地或者各部当县令、主事。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直到告老还乡也只能做到五品官。而翰林出身一般起步就是五品,按照年资排序增补升级,他们一般都能做到三品大员。不过,这也不尽然,升官图你玩过没有?”60;62;  “玩过。”朱由检点了点头。他以前经常和克里斯蒂娜玩,就当是桌游。一边玩,还能一边给克里斯蒂娜科普中国这一套政治体制,方便她日后干活。60;62;  朱聿键说道:“升官图里头有说这一段——就是,进了翰林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为翰林和九卿衙门都是清水衙门,入了翰林之后只能在里头来来回回兜圈,始终不得升官,兜着兜着就老了,一辈子就是个清水衙门。所谓‘冯唐易老’,大抵也是这样。但要是在翰林的位子上混出去了,得了个‘翰林出身’的知府,这才能做到封疆大吏。”60;62;  “啊,原来是这样。那就是说,没有翰林是手背,当了翰林出不来也还是手背,得从翰林变成‘翰林出身’,这才算出了头?那升官图还真是有些门道。”60;62;  “本来就是嘛,升官图可是一套寓教于乐的好教材。”朱聿键问道,“所以你这个议郎呢?你打算如何定位?”60;62;  “这个...我还是建议不要乱动政治规矩。”60;62;  朱由检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因为就他这几年的经验来看,凡是破坏了政治规矩的都会遭遇到反弹。既然这个议郎是在送福利,那他也不打算让文武百官有什么别的想法。60;62;  “就照着翰林的规矩来吧。”他开口道,“殿试前三甲直接当议郎。其余人候补,实习三年后再上任。不过这样一算,我们的议会大概每三年就会出现一次人员更迭。”60;62;  “嗯,是这样的。”朱聿键算了一下,“我们以前大概每三年改选一次翰林。翰林这个职位吧,机要但不重要。机要,是因为它可以直接接触中枢,还有很多国家机密。但翰林说话又不顶用,所以并不重要。翰林啊,就是外面的人想进来,里头的人想出去。”60;62;  “那这个性质正好和议郎完全吻合。我建议我国的议会也是三年改选一次,每次改选其中三分之一。诶,翰林院有多少人来着?”60;62;  “这得看情况。翰林院实编官员三十人,从正五品到从九品都有。但是翰林院的‘修撰’、‘编修’和‘检讨’,这三个不定员,就是个‘人才储备’,新科进士全都挂在这里,有的一挂就是几十年。所以少的时候很少,多的时候有一大坨。”60;62;  “那太好了,太适合了,让他们来当议郎吧,总好过口中淡出鸟来。不过,议郎对他们来说也不完全是福利吧...”60;62;  “有一说一,确实。”朱聿键点头道,“因为他们原来就和议郎差不多,不过只是文牍上议事。这次把他们全都拉出来,当面锣对面鼓地议事,那可就有意思了。”60;62;  “诶,对了,当初你把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叫来,走的是那条路子?”60;62;  “你说那个啊,那个还是托了郑芝...咳,托了托郑公开了恩科,算是征调他们来得。因为这几位虽然学富五车,但都名落孙山——大抵是因为做不好八股。照理说他们够不上翰林的资历,就算够上了也会被翰林院的同僚排挤。不过嘛~”60;62;  他摇了摇头:“我刚才也说了,翰林这个职位‘机要而不重要’,郑芝龙办事根本用不着翰林,所以南渡之后的翰林院是空的。既然是空的,那自然就没人排挤他们了。其实现在翰林院有不少事情都是临时抽调了国子监的监生,回头殿试的时候处理一下,我在出题的时候会偏向时政,这样那些办了事的监生就容易过了。”60;62;  “嗯嗯,你这个做法就很高明。”朱由检点头道,“皇帝你以后就用这种法子来抽,旁人自然就不好说什么,因为冷冰冰的考卷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60;62;  说罢,他拍了拍手:“好了,我们现在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这也最关键——我先前说了‘三权分立’,这是我们‘六权分工’的原型。但是,三权分立是围绕着‘法案’来的,因为这是西方政府习惯性的工作流程。但本朝并不习惯这样,本朝政府的运作并不用法案来驱动。具体的原因嘛,我就不说了。”60;62;  朱由检没把话说完,但众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顶在大明政府头上的,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御制大诰》和《大明律》。太祖皇帝有言在先一字不能改,那后人自然也不敢改。60;62;  但是一套不更新的法律跟不上时代潮流,所以后人以《问刑条例》、《充军条例》为补充,辅以大量政令,再配合一大堆定期颁布的典型案例,这才让司法制度运行到今天。60;62;  换而言之,大明的办事过程本来就不以立法为中心,而是以政令为中心。立法权并不握在一个专门的立法机构手里,而是分散在一大堆行政机构手里,六部全都有权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颁布条例和政令。60;62;  “所以,怎么办呢?”朱由检问众人:“这个问题我还没拿准。要么,咱们就激进一点,把立法和行政交叉,让各部尚书来议会开会。要么倒回去,干脆把票拟权给议会,然后用一个参议院或者军机处来批红,让两个议会自己扯皮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