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2305章 密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说皇帝,莫非你是要立一个影子内阁?”60;62;  “不要猜我在想什么,9527。我问什么,你答什么。”60;62;  “你是带着问题来找我的?”60;62;  “难道我是来找你闲聊的不成?”60;62;  多尔衮盯着朱聿键的眼睛,眼神逐渐涣散,出神了几秒:60;62;  “好吧,你问吧,我尽量回答。”60;62;  “朝鲜世子是怎么死的。”60;62;  “柿子?柿子被摘下来不就死了?你想问让朝鲜进贡柿子的事情?那是皇太极下的令,我的令是进贡橘子。”60;62;  “不是那个柿子,是朝鲜的世子,住在沈阳馆的那个,李?B的长兄。”60;62;  “那位?啊...他死了一年多了吧。现在有谥号了没有?”60;62;  “朝廷已经赐了‘昭显’二字。”60;62;  “叫昭显世子是吗...”多尔衮摇了摇头:“见到一个活蹦乱跳的人变成了冷冰冰的谥号,倒真是难受。”60;62;  “听说你和他关系不错?”60;62;  “还算不错。八年了,就算是养只狗都会有感情,何况一个大活人。他有时候泄密,我也只当没看到。”60;62;  “泄密?他对谁泄密?”60;62;  多尔衮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撇嘴道:“还能有谁,对锦衣卫呗。”60;62;  “还有这事?!他在沈阳,在你眼皮子底下和锦衣卫交换情报,你就当没看到?”60;62;  “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东西,交换出去也无妨。我记得是松锦大战的时候吧,你们把洪承畴换上来了,但是全军上下便如五雷轰顶一般。沈阳城里人人面带忧色,传言四起,都说大清药丸。那伙朝鲜人把这事都记下来了——‘沈中凡事甚秘,莫能闻知’、‘沈中人颇有忧色’。然后...”60;62;  多尔衮在太阳穴上按了按,接着说:“我记得那天是八月十四日,是我们从沈阳发兵的日子。不过整备工作从八月十一日就开始了,所以这些朝鲜人记下‘八门击鼓,诸将奔集’,就是知道我们在集结了——像这种,记载了具体进军日期的,算重要消息。这种我们自然是不可能泄漏,所以进军的时候直接把昭显世子和李?B带上了,防止他们在沈阳城里头搞鬼。哦...对了。”60;62;  多尔衮提醒道:“我记得这样的日记有一大堆。朝鲜人就有这个破毛病,走到哪去就哪个小本子记记记。你们要是想知道松锦大战的时候我军是如何动作的,尽可以直接找来朝鲜人的日记看,这是第一手资料。”60;62;  “诶?那这个...有没有什么花边新闻?”60;62;  “花边新闻?额...”多尔衮摸了摸头,他还真不知道朱聿键会问这个。想了想,他说:60;62;  “你在上头大概能看到我和昭显世子互相送礼的记载。今日我送些,明日他送些。但朝鲜人总是送些古里古怪的奇葩玩意儿,我都怕他们要谋害我,所以只收我能吃的东西。”60;62;  “哦?比如呢?送了什么?”60;62;  “送了咸鱼。”60;62;  “这我听朝鲜人也说过。可咸鱼,这东西不是天底下到处都有,莫非你们满人不吃咸鱼?”60;62;  “我们当然吃咸鱼。可...可他们送来那都什么玩意儿?送来一个不可名状的怪鱼,脑袋像皮球,眼睛瞪的像铜铃,还有八条曲里拐弯的触手。我...我这辈子就没见过那么恶心的东西,差点没给我吐出来。”60;62;  “啊?”朱聿键回头问卢比扬:“朝鲜人送过这种东西吗?”60;62;  “陛下,朝鲜人说送过文鱼,大概就是这玩意儿。文鱼就是章鱼。”60;62;  “哦~怪不得,送了章鱼干儿?那玩意儿看着是恶心些,但吃着还不错。还有什么?”60;62;  “还有...我的老天,我到现在想来还反胃。我哪怕饿死在这里我都不肯吃一口那玩意儿——那伙朝鲜人拿出了一个,干柴似的鱼干,叫‘大口鱼’。那个味道,那个味道,我的苍天,我凑上去一闻,差点背过气去——比猪妖作法的那个臭弹还要臭!简直是天下至臭之邪物!疯了才会吃那玩意儿。”60;62;  “这又是什么?什么大口鱼?”朱聿键又回头问卢比扬。60;62;  “陛下,那是明太鱼,是朝鲜名产,是贡品,库房里还有。”60;62;  “哦!是那玩意儿!我之前也以为坏了,但舍不得扔,就让人烤了送来。结果烤熟了反倒没那么臭。非但不臭,还有点香,还有点上头。多尔衮,你错过了好东西啊。”60;62;  “错过便错过了。那种古古怪怪的东西,难保朝鲜人不在里头下毒。他们也给皇太极送了,不过皇太极估计没心情吃。”60;62;  “怎么?”60;62;  “那时候正是入冬吧,是宸妃——也就是海兰珠的忌日。我记得海兰珠死时,我军正包围松山城。皇太极知道海兰珠还在弥留之际时,带着几十个人飞马便赶回去,结果还是没赶上见最后一面。皇太极痛哭流涕,哭到天明。葬礼的时候朝鲜人也去了,皇太极也是哭了一路,全然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这怕是也被朝鲜人记下来了。”60;62;  60;62;  “这段就不必记了。”朱由检摆了摆手:“皇太极毕竟是敌国酋首,对皇太极的记载不应该集中在这方面,这也不是史书应该关注的东西。过多记载皇太极的人性,不方便在史书上给皇太极‘造像’,甚至有敌我不分之嫌。这种私事,留给野史去记吧。不过...”朱聿键点了点头:60;62;  “话虽如此,也可见得朝鲜人确实是有不少珍贵史料。”朱聿键也开始对朝鲜人记下来的日记感兴趣了——因为这年头不可能再有人修明史了,所以汇总明清双方的史料去客观记录松锦大战以及清廷内部的事务,殊为不易。60;62;  这种情况下,这伙朝鲜人质倒是能提供可信度极高的第三方史料,这就可以为双方的记述提供佐证。60;62;  虽然不修明史,但实录还是得修的。算算日子,崇祯年都过去快五年了,该到了修《崇祯实录》的时候了,距离崇祯元年更是过去了二十多年,许多事情的亲历者不是退休就是驾鹤西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